.本站动态
  就个别单位多次冒用启点品牌
  [置顶]严重声明!!!
  【置顶】宁波启点心理咨询·
  【置顶】家庭婚姻情感咨询直
  国庆放假通知(24.9.2
  中秋节快乐
  开学了(24`9`5)
.咨询指南
  心理咨询师职业道德
  什么是心理咨询
  什么样的人需要做心理咨询
  如何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的形式
  如何找到我们
  收费标准
.在线调查
 

 

【知识竞答题库】心理学上的几个趣味效应
 
心理学中的几个效应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二、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明,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有可能这种美化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因为,你有可能成为一种“光环”人物,这就是光环效应。
 
三、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会很难感觉到他的缺点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你的这种心理就是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相恋的时候,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别人认为是缺点的地方,在对方看来也是无所谓,这就是种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我们在社交过程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具备一定的设防意识,即人的设防心理。
 
四、设防心理
    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不时地会有些防范心理;在人多的时候,你会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在;你的日记总是锁得很紧,这是怕别人夺走你的秘密。为了这些,你要设防。这种设防心理在交往过程中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它会阻碍正常的交流。
    1.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近期激活过的图式更可能被使用,这叫做(  A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启动效应   D、光环效应  
    2. 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整体的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为( C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效应
    3.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知中属于(B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4.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映的是以下哪种现象( C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5.以下各种现象中属于近因效应是 ( D )
    A、情人眼里出西施 
    B、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成绩不好或玩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教师认为什么样都有不行,一无是处。
    C、对词表开始部分的单词记忆的效果优于中间部分,回忆率高
    D、词表末尾部分的单词比中间部分的单词更易于回忆,再现率更高
    6.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B )
    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7. 对知觉对象的某一特性形成判断之后,不加分析地推及到这一对象的其他方面,“一好百好,一糟全糟”,这种泛化或扩张的心理效果就是(A)
    A.光环效应   B.近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首因效应
 
五、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称社会定型,指人们对某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看法。它通常不是以直接经验或事实材料为依据,而单纯凭一时的偏见或道听途说而形成的,主要有三个特征:(1)对社会人群的简单化的分类方式和泛化概括的认识;(2)同一社会人群中刻板印象具有很大的一致性;(3)与事实不符,甚至有时完全错误。它常常是造成人们认知偏差或偏见的主要原因,但在某些条件下有助于把现实中的人们加以归类进行概括性地认识,成为知觉他人的捷径。需要注意的是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
    1.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 A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刻板印象的是( A )
    A、便宜没好货   B、爱屋及乌    C、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D、先入为主
    3. 人们通常认为,山东人是豪爽的,江浙人是温和的。这是印象形成中的什么效应?(B)  A.晕轮效应  B.刻板印象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六、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可给予不同的分类。如成熟性防御和不成熟性防御、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等等。现将几种常见的防御机制介绍如下:
    (1)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由于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鸵鸟把它的头埋在沙子里就意味着不可接受的东西不存在,否认正是如此。一个心爱的人已死亡,可仍相信或认定他还活着或即将回来,甚至还为他做些什么;一个癌症病人可否认自己患了严重的迫近死亡的疾病,尽管他也可能就是一位通晓该疾病的知名度很高的医生。这一过程可使一个人逐渐地接受现实而不致一下子承受不了坏消息或痛苦。的确是一种保护性质的、正常的防御。只有在干扰了正常行为时才能算是病态的。
    (2)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它虽不能随意回忆,但可通过 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如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表现。
    (3)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如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说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4)移置,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取得心理安宁。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如“替罪羊”)。这时虽然客体变了,但其冲动的性质及其目的仍然未改变。在心理治疗中,情感的无意识移置既是移情的基础,也是反移情的基础。
    (5)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这在婴儿可认为是相对正常的,在成年人则可由于极度地歪曲现实而成为偏执妄想。
    (6)反向形成,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如一个母亲无意识中潜藏着对养育子女的厌恶感情,但她在行为上却表现为对子女的过分关心和保护。
    (7)过度代偿,又称过度补偿,是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这是一个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过程。如有些残废人可导致惊人的努力而变成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8)抵消,是指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象征性地而且反复地用相反的行为加以显示,以图解除焦虑。如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吐口水或用说句吉利话来抵消晦气或不吉祥的感觉。除夕打碎了碗,习俗上说句“岁岁平安!”。
    (9)升华,是指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从文艺家的一些著名创作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均可见到升华机制的作用。这是把本能主要是性能量转移到一个有社会价值的对象或目标上去。
    (10)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它与诙谐、说笑话还不完全一样。幽默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及集中注意于困窘的境遇上,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
    (11)认同,是指无意识中取他人(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与适应的一种防御手段。如高官显贵的子女常以父辈之尊为己尊,遇到挫折则自抬身价,作出坦然自若的神态,以免除在人们面前的尴尬局面。儿童在作业时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1.童话故事中,狐狸说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这种行为是哪中心理防御机制(D)
    A.投射     B.退行        C.反向      D.合理化
    2.“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挫折防卫机制的表现? (B)
    A.转移        B.投射        C.反向    D.合理化
    3.(  A  )指个人将自己所不喜欢的或不能接受的,而自己身上却具有的性格特点,观念,欲望或态度转移到别人身上,说是别人有这种性格,恶习或恶念。
    A.投射作用     B.否认作用      C.转移作用     D.白日梦
    4. 在新年的第一天里,若是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吐口水或用说句吉利话。这其实就反映了下列哪种调节机制(D )
    A.升华    B.反向形成      C.合理化     D.抵消
    5.以下各种情况中属于过度补偿的是( C )
    A、儿童在作业时遇到困难时,常说:“我要学习解放军叔叔”,从而有力量和信心把作业坚持下去,直到成功。 
    B、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难以回敬,转而踢倒身边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如“替罪羊”)
    C、有些口吃者可成功地变成一位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D、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说成是“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
 
七、登门技术:
    先提一个较小的请求,当被接受后再提出更大的请求(真正想要的请求),从而得到别人顺从的方法。例如当顾客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一试,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他会称赞该衣服很合适、并周到地为你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他劝顾客买下时,很多顾客都难于拒绝;有经验的教师在作学生工作时也是这样,他总是先让学生承诺完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任务,待到任务完成后,他再接着提出更大的要求。
 
八、低球技术:
    先使对方接受一个优惠,然后改变优惠条件并促使对方顺从的技术。这种策略经常为汽车销售员所采用。他们经常向消费者提供好的待遇。然而,一旦消费者接受了这些,他们就很有可能借口一些事情改变他们给予消费者的待遇,削减他们的利益------例如,销售经理拒绝给予好处。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合理的反应是走人。但是人们通常会认可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并接受一些不太想要的安排(Cialdini,1978)。
 
九、门面效应:
    先提出一个较大的请求,被拒绝后再提出一个较小(真正想要的请求)的请求,以试图获取顺从的一种方法。Cialdini(1975)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在大街上拦截一些大学生并提出一个很大的请求:你们是否原意在这两年里每个星期花两个小时为少年犯提供免费咨询。结果没有一个人原意的。这时研究者提出了一个与前面相比较小的一个请求: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化两个小时带领一群违法者到动物园游玩,其中50%的人同意了;相比之下,在控制组他们不是伴随在大请求之后而是单独提出了这一要求,结果只有17%的人同意。
    1.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 A )
    A.“登门槛”效应 B.低球技术 C.门面效应  D .并非全部的策略
    2.下列各种技巧属于并非全部策略的是( A )
    A、国庆期间一百是买300送120。后来发现120是券,而且当天是要消费的,过期作废的。后来还发现这些券只能买30元以上的商品,30元以下的不可以。
    B、在某些商场上的店面上经常写有“最后一天跳楼价”
    C、当顾客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慷慨”地让顾客试一试,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他会称赞该衣服很合适、并周到地为你服务.
    D、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作学生工作时,总是先让学生承诺完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任务,待到任务完成后,他再接着提出更大的要求。
 
十、鲶鱼效应
    所谓“鲶鱼效应”是指挪威人在运送沙丁鱼的过程中,往往在鱼槽中要放进一条鲶鱼。鲶鱼放进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流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的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1. 澳大利亚某牧场上狼群出没,经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于是求助政府和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狼没有了,羊的数量大增,牧民们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可是,若干年以后,却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数量锐减且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牧民这才明白,失去了天敌,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再引进野狼,狼回到草原,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这个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效应呢?   ( C )
    A  霍桑效应    B马太效应    C 鲶鱼效应   D  格马利翁效应
 
十一、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 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 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 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 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 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 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也可以理解为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例如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十二、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言行。
    1. 考核者在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那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这种考核中心的心理偏差是(b )A从众效应偏差   B相似性偏差   C趋中化的偏差   D暗示性偏差
 
十三、边际效应:
    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1. 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 C )效应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 马太效应     C.边际效应       D. 霍桑效应
 
十四、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止心理上产生的偏差,造成我们决策上的失误。
 
十五、皮克马利翁效应
    皮克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皮克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一位雕刻师。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感情,希望雕像能够成活。上帝感其所诚,使象牙姑娘获得了生命,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情侣。
    曾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某小学随机抽了二十名同学,这二十名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差不多,他谎称他已经为他们测了智商,测出其中十名同学的智商很高,非常聪明;另十名同学智商一般,是普通人。然后告诉了他们的老师,一年过后,他又来到了这个学校,发现他伪智商高的同学的成绩普遍明显高于智商一般的同学。这是因为人对自己或是别人对他有一个希望就会按照那个标准去要求他,把他按照那种人来对待,就会激发他的潜能最后真的成为了大家希望的那样。有一句著名的话:如果你想飞,你就要相信自己能飞。
    1. 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一种(A)
    A.皮格马利翁效应   B投射效应   C第一印象效应    D霍桑效应
 
心理咨询的原则
    一.平等性原则,建立平等信赖的关系是咨询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双方都应积极地调整心态,解决好角色转换问题。平等更重要是一种平等相待的态度。
    二.发展性原则,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来访者的问题,不仅要在问题分析和本质把握时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咨询结果的预测上也应如此。
    三.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诊治双方建立和维系信赖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心理咨询工作信誉以及心理咨询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根本性问题。坚持为来访者保守秘密,尊重来访者的个人隐私,是每一个咨询者的基本职业道德,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互动性原则,咨询过程是一个需要双方都积极参与的过程,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五.尊重性原则,在咨询过程中,每一个来访者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咨询员必须一视同仁地尊重每一个来访者的人格。
    六.关怀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要出自真诚的关怀,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体现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心理咨询取得积极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七.灵活性原则,这要求咨询员在不违反其他咨询原则的前提下,视具体情况,灵活地应用各种咨询理论、方法,采用灵活的步骤,以便最有效地达到咨询的效果。
    八.防重于治原则,防患于未然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应该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九.开发潜力原则,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员应更多地启发、调动来访者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人的发展,更多地对来访者抱有乐观精神和信心。
    十.对来访者负责的原则,咨询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言一行应以来访者的利益为重。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以来访者利益为重的同时不能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所以在咨询中有正当泄密的情况,如来访者有自杀或攻击他人、破坏公共设施的企图。 
 
心理咨询的对象
    1 、有某种心身疾病的人,及有这样心里社会因素困扰的正常人,及残疾人员等。
    2 、还有来自代为咨询的家属或组织,以及来自学校或单位的集体咨询等
 
心理咨询服务内容
    1.自我发展咨询:生涯规划、人格完善、素质提升、自我管理等。
    2.学习心理咨询:注意障碍、记忆障碍、厌学、意志薄弱、考试怯场、学习方法不当等。
    3.人际交往心理咨询:代沟、异性交往困惑、自卑、孤独、猜疑、报复、嫉妒、社交恐惧、冷漠等。
    4.情绪心理咨询:烦恼、愤怒、情绪不稳定、消沉、狂喜、压抑、过度焦虑、持续抑郁等。
    5.个性心理咨询:自卑、羞怯、虚荣、猜疑、自我中心主义、暴躁、紧张、过度依赖、冷漠、过于敏感等。
    6.恋爱与性心理咨询:单恋、失恋、多角恋、自恋、异性恐惧、性冲动、性幻想、性焦虑、性自慰困扰、遗精的困惑、同性恋等。
    7.新生适应心理咨询:无目标、无动力、空虚、盲目、悲观失望、焦虑、抑郁、孤独、自我意识偏差等。
    8.择业心理咨询:择业焦虑、自卑、怯懦、冷漠、问题行为(如逃课、嗜酒、嗜烟、损坏东西、对抗等)、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血压不正常、消化紊乱、心慌、尿频、饮食障碍或睡眠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