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即将过去一半,暂时甩开书包、远离考试的中小学生,紧张的心情有所缓冲和放松。在此期间,许多学生心里“积攒”的种种压力也有了机会得到释放,不少人利用暑期进行心理调适。
网上QQ咨询火过热线
“胖妈妈热线”一直以来受到城区青少年朋友的关注和喜爱,许多中小学生喜欢到那里“倾诉衷肠”。可是,今年的情况有点不一样,那就是QQ聊天咨询异常火爆,超过了电话咨询和上门咨询的人数。
放假至今,“胖妈妈”邵莉的QQ每天在网上挂着,因为根本没时间下线,每天线上向她进行心理咨询的人络绎不绝。
中小学生中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很多孩子觉得暑假里在家没事情干,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非常郁闷和无聊。调查表明,孩子们在遇到事情时,居然只有不到10%的孩子会选择跟家长交流,70%-80%的孩子选择跟同龄人交流。对此,邵老师提醒家长,要想和孩子好好交流沟通,首先自己应该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孩子交流。其次,家长也可以向孩子学习,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和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再者,家长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孩子平等地交朋友,减少不必要的唠叨。
门诊人数逐年增多
江北区某中学的一名高二女生,上学期成绩一塌糊涂,到了暑假还是魂不守舍,整天恍恍惚惚,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家长很是担心,趁着暑假到医院一查,什么病也没有。后来只好转到心理门诊,女生终于说出了她心底的秘密:她在暗恋班上的一名男生!但是觉得自己的条件不够,又有点自惭形秽,只好埋在心里,日积月累,她自己也觉得很累很痛苦……在医生一段时间的疏导和药物治疗下,她逐渐摆脱了心头的阴影,情况好转了很多。
宁大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高翔介绍说,暑假里到他们医院来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逐渐增多,而且从近几年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一些家长可能从今年四川地震中受到启发,给有不正常心理活动迹象的孩子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都是家长陪着孩子来的。
他介绍说,过去20多天的暑期里,反映在中小学生身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类:一类是沉迷网络导致学业差的。第二类是属于学业焦虑和情感焦虑的。学业焦虑的学生大多失去学习目标,学习动力缺乏最终使得学习成绩下滑;情感焦虑的大多是高中段的女生,如有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女孩(男生)暗恋班上的男生(女孩),不能集中精神学习,也无法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由此带来无穷烦恼。第三类是自闭倾向的学生。很多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沟通,导致孩子有想法和问题无处诉说;也有的学生受到挫折后,留下了心理阴影,一时无处排解,久而久之造成“心病”,有这样问题的以农村学生居多。
“考试焦虑”提前到暑假
在宁大应用心理学心理健康研究与促进基地,记者了解到,自放暑假到现在,该基地共接到学生心理健康咨询48例,比平时增加45.2%,而比去年同期高了28.5%。学生来咨询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学习、人际关系、情感这三类,而学习方面的咨询总共有23名。
该基地负责人分析说,学习方面的人数最多,充分说明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普遍较大,即使是在暑假里,这些孩子同样快乐不起来,因为他们心头一直萦绕着“考试、分数、排名”。如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一到周一上学的时候,就肚子痛。父母为治疗孩子的病跑了几所医院,但孩子的肚子痛一直没得到根治。最后,父母带着小孩来到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咨询老师了解情况后,发现这名小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同时跟老师和同学间的人际关系都处得较差。因此,这名学生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一到上学的时候就很紧张,会“肚子痛”。找到了病根所在,该名小学生的“肚子痛”也在阶段性的心理疏导后,得到了康复。
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初二和高二的学生明显增多,出现了一种“中高考焦虑提前”现象。因为从下学期开始,他们将升到初三和高三,向关系自己人生前途的中考和高考冲刺,他们过早地担忧自己的学业问题,担心成绩,提前感受到了压力,不堪重负,造成了心病。(记者 郑仲晔 实习生 周璟璟 包静琴)
宁波晚报 2008.7.29 A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