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金融风暴不仅席卷了金融领域,同时也让我们的情绪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平日里,闲聊话题从谁家业绩更好变成哪里正在裁员。一时间,人人自危。有那么一群人,开始热衷考证,因为他们坚信有“证”傍身,就意味着拥有护身符,免去被裁员的厄运。 而当考证发展成瘾时,我们又开始慌了……
考试控画像 1、床头桌上摆满各类资格考试的参考书,还忍不住经常向朋友打听有没有好的证书培训班可介绍。 2、迷恋收到证书的感觉,在没有考试的日子里怅然若失,会担心自己与时代脱节。 3、占有欲膨胀,缺乏节制,看到新的考试项目就想报名参加,明知道用处不大还是想占为己有。 4、看着自己那些五花八门、实用性不高的证书,可是仍然会一边后悔,心疼钱,一边忍不住拼命搜索新目标。 5、对于逛街、聚会等娱乐活动兴趣越来越淡,把心思、时间都用在考证上。 6、喜欢跟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晒自己的证书,渴望得到他们的认可,甚至钦佩、羡慕的目光。 7、半夜,会梦到自己第二天的考试没通过,而睡不安稳或吓醒。
对照一下,看看你和“她”有几分像。如果你们的相似度超过了五成。当心,你已经变身成“考证控”了。
EXAMPLE 案例1: 不考证,心慌慌 饼饼(24岁 人事助理) 我最辉煌的记录是一年考了6个证书,劳务上岗证、人力资源证……一场接着一场的考试,可以说,我的业余时间全都奉献给了考证“事业”。上班的间隙,就会想着去考个什么证对自己有用。一下班,就往培训班跑。周末,若有朋友约我逛街、喝茶,我一般都是能推则推。只要一想到家里还有一推复习资料没看,就会烦躁不已,哪还有闲情逸致去逛街啊。
启点心理专家点评: 学习、考证原本是件好事,而饼饼对证书过度的“情有独钟”,出现浮躁、焦虑、失落等负性情绪,并且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狭化”,这些表现都具有心理学的意义。从表面来看,饼饼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尚不清晰;从深层分析,饼饼的问题是心理能量不足所致。若不能及时调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案例2: 考证,让我拥有优越感 吴琼(26岁 媒体从业者) 我最享受收到别人崇拜的目光投向我的那一刻,那感觉太美妙了。由于工作的缘故,我能接触不同行业各种类型的人,这当中,就有很多的培训机构。刚开始,我会报名参加一些我感兴趣的考试项目,如茶艺师的培训。而后来,却演变成了只要有考试项目,我就报名的地步了。 我也曾无数次告诫自己,不要再花冤枉钱去考一些没有用处的证书了。可,一想到别人拥有我所没有的,我就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会被冷落,甚至终有一天会被遗忘、不被关注。
启点心理专家点评: 人的动机有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之分。如果我们按内部动机去行动,为自己的需要而学习和考证,就是自己的主人,才是快乐的。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那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若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吴琼在获得优越感的同时也渐渐的使考证动机发生变化。
WORDS 这里,专家想跟你说的是 什么时候,我们成了证书的奴隶? 专家指导:宁波启点心理咨询中心 高明霞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大潮中的重重压力与危机感,一浪高过一浪地扑向职场中人。一时间,人人自危。 在这个信仰迷失的年代,人们什么都不信仰,也可以什么都信仰。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信仰“充电”。他们追求上进,却不清楚要往哪个方向。于是,考证给了他们暂时的方向感:他们不甘落后,则迫使着他们从他有我也有,他没有我也有的优越感当中得到些许的满足。对考试的顶礼膜拜,既体现出现代职场中,人在现实背景下所承担的巨大压力,也折射出他们内心由于缺乏清晰的精神坐标而产生的紧张焦虑、盲目空虚。 然而,过度依赖考证来安抚情绪,就仿佛是吸食鸦片,片刻的满足过后是更大的焦虑与不安,于是又借助考证缓解,从此陷入恶性循环。“考试控们”被考试操控,成了证书的奴隶,失去了自己安排人生的力量。 其实,证书更像蛋糕上的奶油,有了奶油,这个蛋糕会更值钱,若奶油过多,人们就要考虑它的性价比了,况且,很少有只吃奶油的人。社会更需要“精深”而非“泛浅”的人才,企业也不是收集证书的大箩筐。 只有把学习和考试当做一种有意义的人生一眼,我们才能获得一定的价值感,而且这样的感受不熟失控迁移的影响。当现实和理想出现差距时,学会“合理归因”,接纳情绪,调动负性情绪的积极一面;同时,多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如下棋、打球、健身等,学会放松和排解,转移危机情绪。 还可以通过剖析自己的优势、弱项,以及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减少考证的盲目性。通过专业的职业心理量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把握较为准确的方向也是个不错的办法。确立职业方向后,针对薄弱点,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可适当 “充电”。 另外,我们要知道,人如果沉浸在不断需要被外界证实的旋涡里,就很容易淡忘自己。从现在培养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考证变成“为自己”,从而获得更多的心理能量。自信而不自负,自尊而不自卑的人,才不会受心理暗示的摆布,不盲目从众和崇拜。 杂志《城市之间》心理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