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春期恋情”家长该怎么做
最近,由海曙区关工委等主办的宁波新丽人成长培育项目开始面向部分中小学试点,围绕的都是青春期女孩成长那些事。台下的家长听得很认真,边做记录边交流。 其中一位授课老师、“银发妈妈”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室成员的邵莉提到,这几年,宁波青少年早恋现象趋于低龄化和公开化。尤其是女孩,身体结构的差异,让她们更易受到伤害,亟待家长、学校、社会共同重视性教育。 □通讯员 毛一波 记者 樊莹 宁波现代金报A4版新闻链接 两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1 和同校男孩在外租房做“周末夫妻” 这次项目的师资很专业,来自教育、卫生、警法等系统在职或刚退休人员,对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经验丰富,积累了许多的案例。 瞒着老师和家长,男孩和女孩在校外租房,当起了“周末夫妻”。数月之后,男生提出分手,女孩接受不了现实有了轻生念头。 这个案例听起来有些极端,却真实发生在某中学校园。故事里的孩子都是十五六岁,因为早恋尝禁果,心理出现严重障碍,若不是介入及时,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邵莉仍记得初见小女孩的场景——整个人很颓废,没了这个年纪该有的朝气。“我问她,为什么想不开。孩子只是重复一句话,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了,父母知道了,一定会打死我的。” 原来,女孩在校活泼开朗,和谁都能打成一片。上初中时,她偷偷和同校一男生谈起了恋爱,并且关系发展得很快。为了方便来往,两人偷偷在校外过起了“小日子”。分手后,女孩心里很难受,一直走不出去。为此,邵莉和团队志愿者做了大量的心理疏导工作。
案例2 例假几个月没来才知道是怀孕 还有一个令人惋惜的案例。小乐(化名)例假六七个月没来,父母起初以为是身体虚弱,带着她四处看中医吃中药,效果都不理想。谁也没想到,其实孩子身体没问题,而是怀孕了。 小乐平时比较安静,最大的爱好是泡在网上聊天。偶然的机会,她在网聊中结识了差不多年纪的男生,两人相聊甚欢,最后突破了底线。因为都是懵懵懂懂的年纪,根本不知道会怀孕,两人没做任何防护措施。 后来,男生在网上消失,女孩又发现自己身体的异样,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眼看肚子越来越大,小乐怕被大人发现,一个人找到邵莉所在的工作室。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志愿者马上带着女孩去检查,结果发现胎儿过大,如果手术必须告知监护人。 “父母来的时候,都呆掉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只能一边开导一边进行后续的事,这对女孩来说已经造成难以抹去的伤害,非常可惜。”邵莉说。
家长到底该怎么做?不要遮遮掩掩谈性 否则孩子逆反心理越强
“孩子人小鬼大,二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留意班上谁喜欢谁,谁跟谁走得近。”竺女士的女儿还在读小学,她很迷茫,以后要怎么和孩子聊这方面的事。 在她看来,聊得太直白,怕孩子听不懂;一点都不提,又怕在外面学坏。 对此,宁波启点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高明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教育方式开明了许多,但是要跟自己的孩子谈论性话题,大部分家长还是遮遮掩掩,寄希望于学校、社会。 这个态度显然是不妥的。父母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导师,尤其面对网上大量少儿不宜的信息,靠堵和防很困难。有时越是堵得凶,孩子越是要尝试,逆反心理更强。唯一的办法就是和孩子敞开心扉。 做适当的引导 转移孩子旺盛的能量 当然,早恋未必是贬义,如何引导才是关键。“绝不是讲一大堆硬道理就完了。”高明霞认为,家长要告诉孩子,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或爱慕之情,都是正常的现象。但行为上要有所收敛,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在聊天过程中,家长不如用中性的词“青春期恋情”来交流,减少孩子的抵触和对抗心理,这样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才能对孩子做适当的引导。 高明霞提到,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能量积累的过程。渐渐地,女孩成长为女人,男孩子成长为男人,在能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就进入婚姻生育下一代,将能量传递下去。出于好奇,有的孩子可能在青春期产生早恋的冲动。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打球、爬山,转移某些方面的旺盛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