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电视上看一个幼教类节目,专家问在场的父母,如何牵孩子的手一起走路?绝大部分父母都说,紧紧攥住孩子的手。专家却否定了这个我们司空见惯的答案,而是说,准备牵起孩子的时候,将一根手指伸给孩子就足够了,由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牵父母伸过来的这根手指……
那一瞬间,我非常感动:如此细微的一个动作,却充分体现出对孩子的尊重!
尊重孩子,也许有些家长会觉得不以为然。的确,我们所受到的传统教育从来都是要求孩子听话,做乖孩子;而父母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孩子只有无条件服从权威,才被认为是好孩子,从而忽视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容易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性的培养,更倾向于把孩子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相对来说,孩子更容易得到尊重。
所幸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经过学习,接受了许多来自西方的育儿理念,逐渐认识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这独立的思维和意识,并且和我们成年人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情感需要,其中包括被尊重的需要。
那么,尊重孩子,具体需要我们怎么做呢?这里给广大年轻父母提出一点建议:
一、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是跟大人不同的。而家长总是习惯性地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考虑问题,认为孩子的行为不可理解。或是要求孩子按照家长的理解来行事,如果孩子拒绝,就认为孩子任性、不听话,轻则大声呵斥,重则给予惩罚。这样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挫折感,从而伤害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只是想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一件事情,比如一种积木的搭法,一件物品的放置次序,或者一件器具的用法。这些想法或许有悖于常规,或者和家长的想法不很吻合,但是,我们一定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来尝试。你可以不帮助他,不鼓励他,但是,绝对不要粗暴的干涉或制止他。因为即使孩子最后失败了,相信他也能从中得到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所以,当孩子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给他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和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要信任孩子,相信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二、在一定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我们大人常常有意无意地剥夺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们或者出于疼爱孩子,或者嫌过于麻烦,于是就自己包办代替。其实许多事情,我们大人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孩子却是一种极有益的锻炼。
比如买玩具时,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是买这件好,还是买那件好?这里面就包含了观察、分析、权衡、判断、综合等思维的过程。父母可在一旁问问为什么,适时给他们提点参考意见。孩子每经历一次这样的机会,其做决定的能力就随之提高了一分。
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并对合理的决定予以支持。比如:在孩子对衣服样式、颜色的选择上,家长应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只是天气冷的时候建议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外套。让孩子自己决定在哪个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在这段时间这地方是属于他的游戏区,父母不要去干扰他。当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绪不佳时,他有选择独处的自主权,家长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去打扰他。
如果父母总是习惯于把"选择权"和"决定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强迫孩子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是逼着孩子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两种:一是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遇到事情只会依赖父母,听从父母的意愿和决定,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二是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跟父母"较劲",什么事都和父母对着干,你让我朝东,我偏要向西。
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
赏识孩子,就应该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判断力和办事能力,给他们选择和决定一件事情的权利。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和决定,会让他们对事物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即使以后遭遇挫折和失败,他们也能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比如四五岁大的孩子,每次出门的时候可以给予一枚硬币,让孩子来自主决定如和处理。他可以买自己爱吃的小零食,可以用来坐一次心爱的摇摇车,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卖,回家后存在储蓄罐里。当然家长要跟他讲清楚,存在储蓄罐里的钱还是属于他的,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买上一件大的玩具。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鼓励他将零花钱存在父母的“银行”里,父母给予一定“利息”,从而让孩子知道一些基本的理财常识。家里如果需要添置大件物品,也可以鼓励孩子将零花钱拿出一部分,和父母一起购买。这样更能增加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另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要避免说孩子“笨”,不要以为小孩子听不懂,这对孩子的自尊心绝对是一个打击;还有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要蹲下身去,跟孩子平视,而不要只是低下头,让孩子习惯仰视你等等……
请为人父母者相信:尊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宁波启点心理咨询中心 |